域名城(domain.cn)7月21日消息  


       

        陈向东,1999年进入新东方,先后任教师、总裁助理、武汉新东方学校开拓者等职。因为在武汉新东方的出色业绩,之后进入新东方高层,先后任职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主抓集团人力资源、公关市场等工作;之后又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任企业发展与项目拓展副总裁;2006年1月起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主管华东华南区域学校运营和管理工作;2007年1月起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短期语言系统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全国学校运营业务和管理;2009年6月起负责全国学校管理和干部管理;2010年5月起同时主管集团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公关关系和信息管理等工作;2010年11月起任集团执行总裁,协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微博)先生负责集团的全面管理工作。

        背景1

        新东方Q4净利润增长147.8%陈向东初露峥嵘

        新东方18日发布了截至2011年5月31日的2011财年第四财季及2011财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新东方第四财季净营收为1.374亿美元,同比增长58.7%;净利润为1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47.8%。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东方第四财季净利润为192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900万美元增长113.0%。

        2011财年第四财季,新东方语言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注册学生总数约为48.91万人,比上年同期的43.72万人增长11.9%。

        据报道,美股分析师钟日昕认为,新东方这一季度58.7%的营收增长非常强劲,2009年开始处于业务转型期,业务覆盖留学 (微博) 、中小学英语(论坛)教育和VIP一对一辅导,从财报来看三个领域都保持了很快的增长,全部保持50%以上增长。

        另据了解,截至2011年5月31日,新东方下属的学校和学习中心总数量为487家,截至2010年5月31日为367家。截至2011年5月31日,新东方下属学校总数为54家,下属学习中心总数为433家,较截至2011年2月28日的404家新增29家。

        基于此良好的业绩,加之最近有新书《做最好的团队》出版,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受到媒体关注。(贺潇)

        背景2

        俞敏洪的退与陈向东的进

        2011财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新东方的季度运营亏损较多,曾经导致股价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俞敏洪表示,在接下来的财季里,他们将会重点关注费用的控制和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并于去年11月任命陈向东为执行总裁。

        陈向东履职后,整体权力格局则发生了变化:俞敏洪将职能部门的权限让渡给陈向东,由另外一位副总裁分管校长,后者向陈向东汇报;周成刚的主管领域集中在“前途”出国咨询和北京分校——分别是新东方成长性最快和营收占比最高的两块业务,周退出了在总部范围内的管理事务,在行政序列上,也是对陈汇报工作。这样,执行层面的权力就集中到了陈向东,基本实现了事权统一。

        在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时,俞敏洪表示,之所以选择陈向东而不是自己亲自抓,因为陈向东比较有创新变革能力和执行力,把一件事情推下去能力更强。俞敏洪坦言自己会顾及很多人的面子和感受,但陈向东不会,他即使知道对方有障碍,还敢于推动。俞敏洪认为,陈向东是新东方变革最合适的人选。 

        记者:你给自己在新角色中的定位是什么?

        陈向东:做变革的推动者;做资源的聚合者。我上任后,首先是学习了解,究竟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进行大量的沟通,最终推动执行。各个板块出流程、出标准,强化执行。

        记者:新东方启用全新标识是否为其中的一项尝试?

        陈向东:7月1日起,新东方启用全新标识。新标识由汉字“新东方”和“XDF.CN”组成(XDF是“新东方”三个字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原有标识从即日起不再使用。整体上看,新标识向右方倾斜,呈现出一种动势,寓意勇往直前、奋发向上,也是“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新东方精神的形象化体现。原有Neworiental名字比较贵族化,有很多家长甚至认不出,新域名希望传递出更务实、亲切、可靠、可被信赖的风格。

        事实上,这一域名修订的背后也标志着重大的战略调整,标志着资源的统整和聚合,新的域名、新的组织结构、新的激励、新的人才战略。新东方要在世界范围内网罗行业内外优秀人才。

        记者:你和俞敏洪的性格特征很互补吗?

        陈向东:用老俞自己的话说,我们比较互补。他比较感性,我比较理性;他长于宏观和精神,我更重执行和操作。

        记者:你到这个位置后,老俞和你自己的角色都发生什么变化呢?

        陈向东:今天老俞主要关注品牌、公共关系和精神文化建设。我以前主要是协助,今天则更要担当,当然,新东方的机制设计也保证了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

        记者:会一直在新东方吗?没有想过自己创业?

陈向东:我自己一直有一个比较纯美、简单的想法,这个事业很大,值得大家一起干,事实上,大家的心已经在一起了。

        今天的新东方已经不是谁一个人的事业,大家也已经不是为了钱而战。

        记者:为什么而战?

        陈向东:重要的是,你能影响这么多人的生活。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国有57所学校,有22000名教职员工,去年一年培训的学生是210万人次。因为新东方的引领,很多优秀人才进入了教育行业;因为新东方在国外的上市也直接引领了培训机构的发展。

        记者:不担心会有内耗和折腾?

        陈向东:现在新东方这么大的企业,谁愿意折腾她?因为能力问题让位置很正常,而因为政治斗争让位置,相信谁都不愿意看到,对谁也都不利。还是那句话,新东方是大家的新东方。

        记者:你今天的挑战?

        陈向东:没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沟通,而只有沟通充分才能形成共识,一个领导者在沟通中才能获得理解和信任。

        记者:管理中你坚持的信条是什么?

        陈向东:很多啦,比如对于中层,我鼓励向上抱怨,因为向上抱怨是为了寻求解决方案;但禁止向下抱怨,因为作为中层,你最需要的是提供解决方案。如果大家都在抱怨,文化就散了。

        记者:会否有后来者超过新东方?

        陈向东:未来教育培训领域新的巨鳄要出现,我想需要靠颠覆性的创新所能为,仅靠铺店面式的竞争已经不行。

        记者:你人生的信条是什么?

        陈向东:有价值的活着。

        记者:你最佩服什么人?

       陈向东:我最敬佩那些有梦想、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有道德的人,他们物质财富上可能并不富有,但是他们却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使得世界变得更富有,因此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有者——那些伟大的哲学家,那些伟大的科学家,那些和平正义的战士,还有看似卑微却在改变着世界的追逐者……

        状态·白描

        在15日中午不经意的聊天中,陈向东留给笔者的印象是,谦和、亲和、快乐、阳光,举重若轻。他说自己最紧迫的是时间,去年就已经安排好了今年的200个会议,但在现场聊天的感觉中,他并不让谈话对象感觉威压,对我们闲聊中的任何问题他都认真倾听,坦率交流意见,也很注意关照对方的感受。但在快捷的语速中,你当能够猜想他在工作中一定思维敏捷、行事麻利。

        谈到某个问题,他常常能从某本书中援引某段颇给人带来启发的经典语言或故事。他自述没有别的爱好,极喜欢看书,在他不经意间透露的匆忙中,你能够听到他经常到图书馆读书或买书的片段。“2006年第一次读杰克·韦尔奇的书,周末又买了他的《赢》,今天再看,体会和五年前完全不一样了。”骨子中的陈向东一定还有一些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成分,在他的谈话中,经常能够听到很诗意的语汇,听到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事实上,有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背景的陈向东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实战派,而且靠极顽强的毅力一路走来。而从他的履历可以看出,陈向东已经经过多年历练,抑或说得到了俞敏洪的精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