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7月25日消息,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用手机上网的人们迫切希望享受免费WiFi的便利。事实也是这样,办公室、教室、餐厅……Wi-Fi无处不在,并且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7月22日,一篇关于“大学校园开Wi-Fi,学生还能好好听课吗?”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讨论。该文章指出,高校陆续开通覆盖全校的免费Wi-Fi后,校园内出现很多“低头上课族”,该举措可能影响学生听课质量,甚至对健康产生不利。

  这一观点迅速引发了诸多网友热议,多数人表示学生是否听课与Wi-Fi是否覆盖并无因果联系,“不想听课的人,就算手头只有一支笔也可以玩一节课”。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市内多所高校后了解到,目前重庆市内的各大高校均已有了Wi-Fi信号覆盖。而对于Wi-Fi会影响学生听课的说法,受访的师生多数都表示反对,部分学生和老师甚至认为上网的便捷提升了教学质量。

      学生:提升了学习效率

  大规模的Wi-Fi信号无疑满足了高校学子的上网需求,但果真如调查所言,教室有了Wi-Fi会影响学生听课?昨日下午,记者又来到位于南坪五公里的重庆工商大学,随机采访了校园内的几位大学生。

    21岁的高深是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一名大三学生。昨天下午,她告诉记者,学校的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以及图书馆内,早就有了Wi-Fi信号覆盖。而问及是否会在上课期间连接Wi-Fi上网时,高深表示,她所在班级一共有80多位同学,超过一半的人会在上课时间利用Wi-Fi上网,“有些课程实在太无聊,选择听课还不如上网学到的东西多”。

  另一位商务策划学院的大三学生姜慧也告诉记者,课堂上使用Wi-Fi上网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专业本身和电子商务有关,上课时经常需要利用网络下载资料。但姜慧表示,Wi-Fi不会影响学习,“相反,它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调查:根据一项名为《大学校园开Wi-Fi,你赞同吗?》的网络调查显示,53.7%的网友赞同校园开通Wi-Fi,认为Wi-Fi覆盖教室是与网络时代接轨的需要。但也有三成网友认为Wi-Fi不该覆盖教室,理由是“学生肯定管不住自己”。

  老师:授课时会用到网络

  李树良是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一名老师。昨日,他告诉商报记者,因所授专业本身和网络息息相关,不仅自己需要经常在课堂上用到网络,而且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学习。

  李树良表示,班上一共有50多名学生,很少有学生会自己埋头玩手机不听课。他认为,学生是否听课,和课程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有直接联系,“试想,如果老师讲的内容枯燥无味,学生还愿意继续听吗?”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葛文治副教授认为,Wi-Fi只是一个工具,它不是促使学生课堂“出轨”的根本原因,问题出在使用者对待这个工具的态度上。“即使不覆盖Wi-Fi,学生也会在课堂上玩手机,这跟老师授课的水平和学生的判断紧密相关”。葛文治还表示,学生上课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听老师讲课,应鼓励发展一切有利于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

  调查:数据显示,针对“低头上课族”盛行的原因,有68.6%受访者觉得是“老师讲得没意思”,而“对课程不感兴趣”和“不爱学习”是次要原因。而认为“学校网络太方便”而不愿听课的人只占11.8%。

     声音

  课堂与Wi-Fi比拼吸引力
 

  为了了解市内高校Wi-Fi覆盖情况,昨日下午,记者分别致电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后了解到,目前,重庆市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实现了WiFi信号覆盖。
 

  对于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校园Wi-Fi,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孟霞认为,它是网络时代的必需品,校园覆盖Wi-Fi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这也许是件好事情,可以倒逼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在孟霞看来,此举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到教师讲课方式,都提出了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则告诉记者,合理使用校园Wi-Fi,学生的自控是关键。此外,赵子忠还建议,高校老师应该提高自己讲课的水准,打造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样才能从网络中拉回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