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 12月2日消息, “互联网金融”家族日益庞大。11月28日,腾讯旗下财付通相关负责人证实,腾讯将尽快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余额理财产品,首批合作基金选定为华夏、易方达、广发和汇添富基金四家。
而就在一周之前,支付宝才刚刚宣布继“余额宝”之后,拟联手五家基金公司推出对接短期理财基金的“余额宝二代”产品,定位于60天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
除了最为积极的基金公司外,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其实也早已先后“触网”,相比之下,一度高歌猛进的信托业却对进军互联网金融显得颇为冷漠。
对此,信托专家孙飞坦言,作为高端的私募产品,信托的门槛大多在100万到300万之间,“在难以评估的风险面前,投资者很难通过互联网把这笔钱交给对方。”
难解的互联网信托
面对咄咄逼人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就连一向淡定的证券公司也按捺不住了。
11月28日,长江证券天猫旗舰店正式开门迎客,这也是国内继方正证券第二家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上市券商,而在此之前,基金公司的天猫店也已开门迎客。
然而在信托业,别说是进驻第三方电商平台,迄今为止,也只有用益信托、银率网以及信托网推出的“聚信托”等平台。作为为数不多“互联网化”的信托平台,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表示:“和标准的互联网金融不同,我们纯粹是一种中介作用,本身并不融资也不放贷,仅仅是联系投资者和信托公司,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投资者进行理财。”
而信托网在今年8月以“聚信托”平台推出的(B2B)金融理财电子商务服务,本身也只是将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解决产品渠道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第三方机构、信托公司及其他产品发行机构开拓营销渠道、寻找包销商,甚至是为融资企业对接理财产品发行机构。
即便是早前初涉微信的外贸信托,其推出的“五行财富”微信订阅号,也仅仅是推送热销产品和财富私塾,并不提供微信交易。
对此,一家大型信托公司风控人士私下告诉记者,信托公司之所以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互联网方面的建设,“一个原因是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像银行或是基金那样受到互联网金融那么强烈的冲击”,短期内很难出现像“余额宝”那样的产品对行业进行颠覆;另一个原因则是信托的特殊性,“就算投入大量资金搭建互联网平台,最终也可能只是目前主流模式的补充和尝试,能否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也很难说。” 而该人士的说法也得到了多位业内人士的认同。
不过,帅国让对此认为,“信托业之所以没有贸然试水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基于风险的考虑,比如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如何保障,有无监管措施以及互联网经营的模式等,现在虽然没有普及,但未来,这一定会是大势所趋。”
数据显示,从2006年起,中国信托行业规模迅速扩张,2012年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一举超过保险行业,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信托业更是跨过了十万亿大关,但在大资管时代、利率市场化逐渐推开和整体业务同质化的背后,信托业的转型和创新也显得更为迫切。
对此,中泰信托董事长吴庆斌认为:“金融创新将是未来信托业发展的关键词”,因为信托公司需要引入互联网思维,用开放和享受创新的心态去做产品设计、资产管理、客户服务等等,推动业务转型。
高门槛难现“蚂蚁搬家”
事实上,信托的这种创新转型,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来自整个金融领域的压力。
“银行、保险这些传统巨头都投身互联网金融,你要说信托完全没压力那是假的,”上海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但问题是即便去做,可能普及度也并不高,“如果推行的话,那么最终可能也是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大数据,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通过整合应用,为信托公司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创新产品研发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更好地创新转型。”
而帅国让则认为,信托涉水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是因为其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委托人(投资者)通过购买信托产品,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受托人)进行管理时,基本都需要有书面的合同,认购风险申明书、信托计划说明书、信托合同等。而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按照规定是不得进行公开营销宣传的,这就使得信托业进入互联网金融有一定的困难。”
记者注意到,从目前增长迅猛的余额宝看来,其公开透明的收益、产品设计和安全的平台保障无疑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而在这一点上,信托产品很难与之相比。
与此同时,信托产品即便试行互联网化,可能也很难像目前基金或是理财类互联网产品“蚂蚁搬家”式的积累。“因为高门槛的限制”,信托专家孙飞表示,“比如余额宝的模式,无论是几块钱还是一千块钱,你都能随时随地购买这个产品,但对信托来说,门槛就要从100万到300万起,这个数字就不是普通的大众能够投资得起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信托属于高端的私募产品,而并非基金或理财那样的标准化产品,因此每款产品都有不同的设计和标的,面对上百万的投资额,投资人也不会像几百块钱那样通过互联网成交,“必然会更多考虑风险的问题”。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最多的就是,现在各公司对互联网的确有兴趣,但具体如何操作,很多都还在商讨之中。
对此,孙飞表示,各信托公司短期内之所以态度并不明确,主要还是因为“做不做互联网,目前对信托公司的业务和规模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说要做,更多也是出于客户方面的便捷性考虑,而不像基金公司那样有着迫切的需求”。
“一旦全国建立统一的信托交易平台,那肯定会加速大家对互联网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孙飞说,与此同时,设立专门的互联网子公司拿到相应的牌照,或是降低门槛或许也能成为未来信托公司尝试互联网的一种模式。
而上述风控人士则表示,“作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互联网金融要想真正成为主流,还需要更好的监管,比如相关部门颁布相应的规定,明细各方的职责,加大惩罚力度,引入第三方监督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