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 11月7日消息, 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一个概念,大而化之可以说他是一个趋势。不仅是早前Google Glass ,Nike+ FuelBand SE 运动手带,还有无人驾驶汽车,百度咕咚手环。360儿童卫士手环在万圣节前后推出特别针对孩子们的一款“玩具”。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1,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或贴近身体并能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计算设备。当然大多数人可能会更愿意选择戴着手上,相比脸部。
自身轻巧、紧贴身体的特点,让其成为身体与世界交流的一个更适合载体。物联网也成了新兴名词。我们的最大共同点是拥有身体,身体是我们与世界接触的主要界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联结了身体和世界的联系和交流。其形式是手机还是穿戴在身上的设备,或许并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如何能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沟通需要。
按照功能不同可大致分为生活健康类、信息资讯类、体感控制类等等。如果按照产品外型,则可以分为手表、手环、眼镜、挂件、衣物、鞋子、背包等大家所能看到能想到的各种奇葩物件。
2,目前市场上在传哪些可穿戴设备
1)Google Glass (谷歌眼镜)已然成为高帅富的装备。
2)耐克发布的最新款可穿戴设备 Nike+ FuelBand SE 运动手带。
3)360公司万圣节前后也推出一款,功能简单、面向儿童的功能性手表“360儿童卫士”。
4)百度与百度云合作的咕咚手环以及 inWatch 两款产品(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
5)另外不得不提到英特尔公司,也要在这个市场来分一杯羹。在今年的9月份,英特尔发布了一款 Quark(夸克)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比现有的 Atom 芯片体积小5倍,功耗仅只有十分之一,因此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英特尔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重要一步。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销售与市场事业部总经理唐克锐表示,“虽然可穿戴市场还处在市场的早期,但英特尔已经在和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明年应该可以看到相关产品上市。”
3,穿手上和戴脸上哪个更受欢迎
曾经有一个调查,关于“五年内你是否会考虑购买智能手表”一项中,有 62% 的调查者投赞成票会购买。而选择智能手表的占总人数 38%,选择眼镜的占 17%,当然也有12%的贪心者选择都要的。
4,可穿戴设备产品会遇到哪些问题
作为新兴的产品问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
1)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上已批量出产在销售的可穿戴设备中,Google Glass 售价高达1500美元,不愧是一款给高富帅用的产品。而 Nike+ FuelBand SE 售价为149美元,为了跑步投入是不是有点高呢。而 adidas 即将推出的安卓系统智能手表售价399美元,我等屌丝只能摸摸口袋放弃了。
2)电池续航时间短。充电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一个无力吐槽点,有些电池一天一充还不够。而这些高端的可穿戴设备的电池使用情况可能会让我们更加崩溃。要想正常使用,我们不得不每天充两次电。
3)不能独立使用或功能不全。很多智能手表的功能需要搭载手机才能够使用。
4)交互功能用户体验不好,说白了就是不是傻瓜操作的产品我们很难很快爱上。
5)另外也矫情的提到一点,隐私问题成为大家心理难以克服的重点。
5,可穿戴设备未来要如何发展
硬件趋向于零利润,甚至免费的趋势。因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还是软件,不管是人人之间的互动,还是人机(设备)之间的交互,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
那么数据服务是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所以云计算,大数据也是可穿戴设备能够兴起的背景。而通过软件能够使硬件设备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应用,可穿戴设备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周鸿祎在回答记者关于为什么是生产手环而不是智能手表时说过:
“我试用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智能手表,实话实说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用。一方面是屏幕特别小,很难操作,另一方面,智能手表就是一个蓝牙外设,什么都不能干,拥有大屏幕的手机比任何智能手表干得都要好。”
“我完全想不出来用户对智能手表有什么刚性需求,装13除外,我想要做的是针对部分人群,真正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价格还不贵,这就是我的初衷。”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趋势,虽然目前大家抨击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所以在大家一味追求占领市场布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考虑用户体验,产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