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3月1日消息      2月的中国品牌注定在“纠结”中度过,有希望也有失望,有警醒也有顿悟。2月的中国品牌,因为两家正在酝酿上市的企业面临公关危机而显得愈发引人关注。品牌的成功塑造非一朝一夕之功力,但品牌的失败公关,一次便足以撼动之前打下的基础。维护民族品牌是责任也是义务,理智的看待民族品牌的发展,杜绝盲目推崇、盲目袒护,推动转型升级、以质取胜,才会是民族品牌脱离温室、迎接挑战的必经之路。

 

  十大入选事件

  1. 国务院设百亿发展基金 支持小微品牌企业发展

  2. 三亚政府严惩违法经营 维护区域品牌亟待重拳

  3. 国家电网首购欧能源网 谋合作树全球品牌形象

  4. 加拿大总理访华促合作 中加论坛聚焦创新品牌

  5. 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法理博弈

  6. 伦敦时装依文品牌走俏 国产原创引领中国风尚

  7. iPad商标权争夺案升级 苹果唯冠品牌是非难解

  8.同仁堂正式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品牌欲转型升级

  9. 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10. 公务选用车型目录发布 国产汽车品牌前景光明

 

  1. 国务院设百亿发展基金 支持小微品牌企业发展
  事件性质:品牌政策


  2月1日,继去年国务院出台金融财税“国九条”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上市融资,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进一步细化。在政策层面不断进行扶持的同时,小微企业自身也应通过提高信用、转变发展思路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

  2. 三亚政府严惩违法经营 维护区域品牌亟待重拳
  事件性质:区域品牌


  2月1日,随着春节“宰客事件”发生后,三亚政府“历经波折”的回应态度也成为媒体追踪报道的热议对象,最终,海南省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出面道歉;随后三亚市工商部门对其店取证查处,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物价局对其处以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三亚政府决定用三个月的时间,全面整顿海鲜排档市场,严打欺客宰客,塑造良好的国际旅游岛形象,让不同层次的中外游客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3. 国家电网首购欧能源网 谋合作树全球品牌形象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2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这家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以3.87亿欧元(约合32亿人民币)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收购国家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作为战略投资者,谋求与葡方长期稳定合作,将履行股东职责,通过发挥在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提高葡萄牙国家电网运营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努力成为欧洲中资企业的典范,树立中国公司在海外的良好形象。

  4. 加拿大总理访华促合作 中加论坛聚焦创新品牌
  事件性质:品牌活动


  2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加拿大总理哈珀。会见后,李克强与哈珀共同出席第五届中国—加拿大经贸合作论坛并致辞。中国—加拿大经贸合作论坛由中国贸促会和加中贸易理事会于2005年共同创立,旨在促进两国经贸关系,迄今已举办四届。中加双方企业家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共5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对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和内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加中企业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5. 归真堂活熊取胆惹争议 品牌利益遭质法理博弈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2月14日,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谋求创业板上市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仅是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很多网友均表示,应坚决抵制归真堂登陆资本市场,哪怕是归真堂决定熊场开放的做法仍然不能平息大家心中的愤怒。虽然名人联名致信证监会阻止归真堂上市初见成效,但事实上对熊胆制品的抵制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低下的现状,凸显社会道德对资本市场约束力的下降与监管漏洞带来的隐患并存。

  6. 伦敦时装依文品牌走俏 国产原创引领中国风尚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2月17日,伦敦时装周开幕第一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特别邀约,依文(EVE CINA)成为第一个进军伦敦时装周的中国男装品牌,以国际化的服装语言,全新表达了当代中国时尚态度。本次时装秀显然是一次中国“文化外交”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的生动展示。不少英国服装界人士表示,英国当前对中国的原创服装品牌知之甚少,但是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服装会有这么好的产品。

  7.iPad商标权争夺案升级 苹果唯冠品牌是非难解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2月17日,唯冠在向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高等法院起诉,指控其使用欺骗手段获得iPad商标,应剥夺其商标权。双方之所以激烈争夺,是为了iPad中国商标背后代表的隐形资产。23日,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驳回深圳唯冠要求责令被告苹果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申请。2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当庭并未宣判。不管iPad中国商标最终花落谁家,这场商标之争都将成为影响巨大的经典案例。

 

  8. 同仁堂正式告别加盟店 老字号品牌欲转型升级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2月26日,收取品牌费用却不参与管理的加盟店经营模式,正式告别了北京同仁堂的历史。据悉,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完成物料商品采购和加盟店专项治理整顿工作,46家加盟店中除1家停牌、6家终止合同外,其余38家均重组为直营店。原加盟店在改为直营店后,药店经营并没有出现波动,各位投资人也很配合。大家都达成共识,共同维护同仁堂的品牌,是每一家药店顺利经营的保障。

  9. 空中飞人起诉乔丹体育 品牌借势更需名正言顺
  事件性质:企业品牌


  2月23日,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宣布,已向中国一家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中国运动服和鞋类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其姓名权。乔丹体育对此回应称,商标使用合法,目前暂未收到法院的正式通知。此时正值乔丹体育IPO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通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姓名权诉讼可能将打乱乔丹体育的上市进程。中国品牌在积极应诉的同时,也应主动反思,重名挂靠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才是正途。

  10. 公务选用车型目录发布 国产汽车品牌前景光明
  事件性质:品牌政策

 

  2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25家企业的412款候选车型均为自主品牌产品,包括上汽、一汽、广汽、东风、奇瑞、比亚迪、吉利、江淮、长城、华晨、力帆、长安等品牌。党政机关采购自主品牌产品作为公务用车,不仅有利于拉动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更多在于“示范意义”,并逐渐培养人们“以使用自主品牌汽车为荣”的良好消费氛围,促进自主品牌良性发展。

 

  舆论的轩然大波,网友的口诛笔伐,将归真堂原本的上市计划,由单纯的商业运作上升到了社会道德的层面。反对者的理由是,活熊取胆过于残忍,违背生命伦理,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已经明令禁止。作为濒临灭绝的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被不断地抽取胆汁,关在铁笼里经受将近20年摧残和折磨,寿命只有正常黑熊的一半。如果让归真堂上市从股市上筹集更多的资金,必将扩大企业规模,导致更多的黑熊遭受摧残和折磨。更为重要的理由是,熊胆药品已经有了效果并不差的替代品,如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抵制行列,必然导致熊胆药品销路越来越小,最终让活熊取胆的业务犹如被摧残的黑熊一样奄奄一息。

  有人极端抗议,有人故意做秀,愈发关注的背后有可能是变相的营销。说到底,熊胆之争,是企业责任和公众需求之争。消费的基础不能低于道德的底线,否则消费的本质初衷将被质疑。而公众需求的满足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实现的,而非不择手段、漠视道德。企业责任的本质和核心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重人文,讲人情。企业责任要求企业不但追求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基础的不断提高,当企业责任和公众需求发生较大落差的时候,最终是企业责任来引导公众消费,而不是通过舆论干涉才能唤起企业的良知。

  另一件引发行业内外诸多探讨的事件是:飞人乔丹起诉乔丹体育。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给出的361度、安踏、匹克、耐克、阿迪达斯、乔丹等多个运动品牌中,受调查者普遍了解“耐克”、“阿迪”是外国品牌,有趣的是,有95%的人同时会把中国乔丹当作外国品牌。事件谁是谁非还未见分晓,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中国法律关于注册权实行“申请在先原则”,也就是谁早归谁,这就必然导致一些知名商标被抢注,比如除了乔丹之外,中国还有“科比牌”、“艾弗森牌”……以及最近闹的更热闹的iPad商标权之争。

  我们不由得要思考,如此的擦边球一打就打了十几年,而乔丹公司也很明显受惠于这颗擦边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常说饮水思源,但乔丹公司却有意无意的避开乔丹本人,打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小算盘,本想闷声发大财,不想还是被人家告了,不得不回应,却发声明说“崇尚体育精神”、“诚信经营企业”,未免显得不高明。哪怕是重名重姓的尴尬也不完全能遮掩乔丹体育搭载名人效应顺风车的意图。常言道,见好就收,既然已经通过多年的挂靠取得了可观的利益,不如将危机变策略,做出一些让步,主动与球星乔丹和解,尽量减少自身品牌价值的损失。

  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要思考这场“乔丹”品牌之争的深层次缘由,表面上看是迈克尔·乔丹的个人维权,背后实际上就是商业利益之争。否则,如何解释在乔丹体育抢注商标已逾12年之后,才姗姗来迟地提起诉讼,恰逢乔丹体育谋划上市之时,莫非是要等养肥了再宰?因此,既然是商业利益纠纷,如果按游戏规则来办,不管谁胜谁败,注定将是一次漫长的较量。而对于中国广大山寨厂商,能在积极应诉、围观的同时,主动反思,反思自己应该做出些什么改变,才能让民族品牌在未来少一些尴尬,多一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