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1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春节前夕,快递很难,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是否应该允许快递行业它的服务打折,或者服务不打折收费高一些。因为快递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一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网络购物龙头企业京东商城近日宣布开通北京市地铁自提业务,消费者可以选择在北京地铁五号线、十号线的20家站点上门提货。苏宁电器门店此前也已成为苏宁旗下的网购平台苏宁易购的快递点和自主取货点。网络自提为什么能够成为网购的新鲜热门词,类似这样的尝试,又能否成为解决物流这一电子商务发展瓶颈的良方呢?
昨天晚上7点,在北京市地铁崇文门5号线出站口,一位消费者第一次尝试通过地铁自提的方式,拿到在京东商城网购得的两单货物。
消费者:给大家增添了一些便利,因为公司上班可能不方便收货嘛,下班以后、回家路上就可以来提一下货。
从接到短信通知、说出订单号、核对姓名及手机号,到交款、提货,自提点提货的流程可以算得上便捷。而在相隔不远的一家苏宁精品店,如果通过苏宁旗下的网购平台易购购买了货品,也可以享受到自提的服务。
网上完成付款,货到后接到通知,上门提货。“自提”仿佛使得网购这样一个原本虚拟的购物体验落了地。那么,看上去很美的"自提"能否真正解决困扰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的物流配送难题呢?据苏宁易购总经理李斌介绍,实际上,苏宁易购的自提业务从09年就已经开始,10年初全面铺开,如今平均有30%的顾客会选择自提的方式,基本达成了他们起初的设想。
李斌:第一,就是解决消费者眼见为实的购物习惯。第二,就是便于消费者当场验货,如果有一些质量的问题,现场就可以解决了。第三,就是解决了消费者价格的知情权的问题,因为在自提点消费者对价格相对一目了然。
因为不具备苏宁易购的便利条件,网购龙头京东商城寻找到了地铁这样一个具有首创意义的实体载体。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程俊怡表示,这也是他们业务模式的一次创新。
程俊怡:最核心的一个考虑是客户体验的问题,如果能够在消费者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提供更多的自助式的服务,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消费者的体验,因为这样从时间上就更可控一些。第二个思路是虽然我们主要的策略,建店的模式是在网上去建,但是如果在实体网点上能够给消费者有接触点,也是从业务模式这个角度来说,能更加体现京东的领导能力。
苏宁和京东两位高层的对话,一个是实体连锁大哥,一个是网购业的龙头,如今却在物流配送这个节点遇到了难题,你看像这样不同业态的竞争平台交叉点越来越多意味着什么呢?苏宁易购和京东商城除了“自提”尝试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同样是自建物流体系,不依赖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不过,在苏宁易购总经理李斌看来,类似地铁自提这样的手段,只是纯电子商务企业没有办法的办法。
李斌:因为他只是多了几个点的自提,对苏宁来讲的话,我们线下全国1700家连锁店,等于有1700个自提点,不仅是解决了一个提货便利的问题,服务的角度和纬度会更加的多。
记者:对此,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程俊怡表示,他们在物流方面其实有包括"亚洲一号"在内的很多大的想法和尝试,地铁自提仅仅是创新举措中的一个部分。
程俊怡:地铁的自提点现在来说其实它的成本是很高的,京东为什么这么做呢?一是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第二个我们也是一个创新型的公司,希望通过地铁自提点的测试,能够对于我们怎么样服务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思路。
围绕物流配送,我们能闻得到硝烟的味道,这种暗战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眼中,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对于整个行业是个好事。
阿拉木斯:传统企业互联网,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增加一些实体店面,相互渗透过程中不断创新,互相竞争,这种应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各有各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