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9月30日消息        昨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布腾讯公司诉“360隐私保护器”侵权案的终审结果:北京奇虎、奇智软件以及三际无限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三公司停止侵权;三家公司需要在本判决生效起30天内在360网站的首页及法制日报上公开发表声明以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腾讯经济损失40万元。

  判决下达后,360一方立即发出补充声明进行回应。360方面称,“由于我国法律对隐私没有明确定义,腾讯公司诉360隐私保护器”终审维护原判。但360一方强调,法院判决书也同时认定了两个事实:1、腾讯QQ软件偷偷扫描用户电脑事实是存在的,是360隐私保护器让腾讯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360隐私保护器对QQ扫描行为的监测是合法的。

  因此,360一方拒绝道歉,称“基于这两个事实,法院并没有要求360做道歉。”

  对此判决结果,360的代理律师马骋表示“喜忧”并存。马骋认为,“喜”的是,法院首次明确认可了安全软件可针对单一软件开发辅助工具,即颇受争议的360隐私保护器合法;“忧”的则是,法律对“隐私”的定义仍不够明确,安全软件保护用户隐私可能随时吃官司。“360败诉,关键是网络隐私没有明确定义,因此,法院认为360隐私保护器对于QQ软件涉嫌‘偷窥用户隐私’的描述不够客观。”

  2010年9月27日,360公司发布了360隐私保护器,曝光腾讯的QQ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用户登录10分钟后,即开始扫描大量与其聊天功能不相关的电脑文件。微软的Process Monitor同样可以监测到QQ软件的这种不正常行为。360接到大量用户投诉,称这种不正常的软件行为是“偷窥用户隐私”。双方就此发生争议,腾讯公司一纸诉状将360告上法庭。

  马骋律师说:“QQ的这种扫描行为,已经得到二审法院的认定。我们认为,这说明360隐私保护器并不是捏造事实,更没有诋毁商誉。虽然法律并没有对隐私进行明确定义,但人们对隐私都有常识性的认识。人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比如浏览过的网页、安装的软件、看过的书和片子,如果未经用户允许就去访问这些信息,人们就会认为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在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软件的扫描行为后,QQ更改了其偷偷扫描用户电脑的方式,增加了在扫描之前给予用户提示。360总裁齐向东说:“我们很高兴看到腾讯方面知错就改,懂得重视用户的利益。360输了官司,自己承受些损失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司法程序,法院认可了安全软件可以针对单一软件提供监测工具,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了保障,唤醒了网络隐私保护意识,也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进步。”

  齐向东谈到,360并不会停止开发隐私保护器等相关产品。360隐私保护器经过不断完善,拥有了摄像头保护、密盘、上传监控等功能,目前超过3500万用户在使用360隐私保护器。

  当被问及此案的判决是否是3Q大战的定论时,齐向东说:“3Q大战的实质是‘二选一’,逼迫用户做选择。而且,工信部对3Q大战早有定论,双方也都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