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城(domain.cn)6月29日消息

        市场永远都是上上下下,而中国概念股也是如此。

  在被一路杀跌做空后,绝大部分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自救”意识终于被唤醒了。而与之交相呼应的是投资者的再入市热情。对这部分投资者来说,下半年布局已经迫在眉睫,寻找健康公司估值回归的同时,伤痕累累的中概股股价恰恰是他们最馋的买点。

  昨日,在“中国精选上市公司论坛”上,近50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财务高管与会。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中概股问题采访了参会的部分人士。

  公司自救:六月掀起“回购潮”

  6月以来,受估值泡沫和财务造假丑闻笼罩的中概股整体表现欠佳,在短期内负面效应不会消解殆尽的情况下,华尔街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危机仍在蔓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机构投资者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投资人很清楚很多中国公司并不存在基本面问题,但美国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一旦被曝光一家公司有欺诈等严重财务问题,整个相应板块都会受到波及,“按照经验,这波危机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年初”。

  无奈之下,处于漩涡中的不少中国上市公司都选择推出股票回购计划,力图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根据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截至6月21日,已有7家中国公司宣布回购,涉及总金额达到1.52亿美元,这是3月以来中概股的又一波回购高峰。

  也有上市公司表示,如果股价在未来依然处于长期低估的状态,鉴于当前PE火热,市场有充裕的资金可以对接,公司很可能会考虑私有化,或者寻找其他市场再上市。

  投资者:寻找健康中国公司

  “我们一直看好中国公司,在这波危机中,好的中国公司会浮出水面。”美国飞利凯睿证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傅约翰John Fletcher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公司非常看好中小市值且具有高成长性的在美上市中国公司,但近几个月的“信任危机”打压了中概股整体股价,但最后依然会有成长性良好的中国公司浮出水面,受到投资人青睐。

  “中国公司必须认识到,在美国上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透明’。”为在美上市中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汉普顿资本亚洲区执行总监罗伯特·哈格(Robert Haag)表示,这是中国公司的“短板”,比如公司内部发生诸如高管辞职的事件,就认为坏消息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就不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报告,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在美国投资者的心目中,隐瞒几乎等同于欺骗。

  “正确的做法是,公司向美国证交会报告‘坏消息’,股价的确可能下跌,但换来的是投资者相信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诚实公司,等利空消解后,股价依然会上来。”罗伯特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来自美国基金的职业投资人则表示,现在的股价水平,让他产生强烈的兴趣在一片股价洼地中寻找并买入健康良好的中国公司,但由于此前大量信息披露都集中在财务问题,他认为很多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现在都意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如果它敢聘用四大或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那么作为投资人,我还是会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