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搜狗推出云皮肤输入法——搜狗输入法6.0版,并宣布开放“皮肤平台”。
“汉字输入技术经历了从萌芽、发展、智能到互联网化的四个阶段,拼音取代字根输入趋势不可逆转。以搜狗为代表的输入法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基础性服务,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清华大学-搜狐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当日公布的中国首份《汉字输入发展报告》显示,搜狗输入法以83.6%的市场渗透率和超过3亿的用户位居市场第一,QQ输入法以24.6%的市场渗透率居第二,微软输入法以20.8%的市场渗透率位列第三。未来输入法将向更智能、个性化、平台化发展。
开放的意义
据悉,搜狗输入法6.0集成了各种新增功能,包括智能纠错、皮肤盒子、直接查询星座运势和股票行情、鼠标手势扩展、利用“搜索栏小助手”皮肤状态栏进行快速搜索等,同时以“皮肤盒子”为基础开放接口,为网民提供第三方服务商的海量应用,目前豆瓣、金山词霸、7K7K等数十种应用已上线。
“搜狗将开放‘皮肤平台’,包括共享搜狗输入法的3亿用户,支持合作伙伴开发具有交互能力和云能力的皮肤,提供更多专业的服务。”搜狗CEO王小川认为,开放应该是一种客户导向,而非竞争导向。
“搜狗将用户贡献出来,符合互联网开放的大趋势。”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说。
当然,搜狗输入法通过开放“皮肤平台”,将外部应用引入,也会使得原本功能相对单一的输入法“变厚”,增强搜狗输入法的用户黏性,从而实现搜狗三大产品——输入法、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之间的用户转化。
搜狐201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搜狗搜索业务收入达800万美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183%,较上一季度增长21%。搜狐公司预计二季度搜狗搜索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至约1100万美元。
王小川表示,目前搜狗的主要营收来源于搜索引擎。二季度搜狗搜索业务收入要想增长至约1100万美元,无疑需要通过输入法提供更多的搜索用户。开放“皮肤平台”增加用户黏性是条不错的路径。
事实上,谁占据了入口,谁就占领了互联网。从门户、搜索、客户端到SNS,历史反复证明着这一真理。在搜狗之前,5月31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表示“360要做真正的开放性平台”。在搜狗之后,6月15日腾讯“转型开放大会”的举行,同样表明了企鹅帝国的开放想法。
“短短15天,三大客户端同时宣布开放,体现了互联网从业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王小川表示,目前搜狗并不着急通过开放获得更多收益,“先把主要合作伙伴联合起来,给我们提供服务,然后再探索商业模式。”
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去年8月,搜狗从搜狐成功分拆,并获得阿里巴巴、云峰基金的投资。“搜狗已搭建完成从输入法、高速浏览器到搜索引擎三位一体的平台模式,并且营收增长良好,上市只是时间问题。”王小川说。
4月25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搜狐2011年一季度财报说明会上表示,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二次泡沫“山雨欲来”,希望搜狗等分拆业务能在泡沫破灭前冲击上市。“但这需要收入规模上去才行,太快也快不了,如能赶上尽量赶。”
对此,王小川表示,搜狗上市没有明确时间表,“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主要是为了公司的自主性。”
他表示,搜狐之前有成功分拆畅游上市的经验,但搜狗的上市节奏主要与业务发展有关。“媒体不要抱很大期望,认为公司一分拆就会上市。搜狗刚刚成立了市场部,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还需要时间去建立,上市时公司需要‘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