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支付宝宣布和中国工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确认工行作为其备付金存管银行,这也是支付牌照下发后首家确认资金托管银行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目前大部分支付机构都是在多家银行开设账户托管资金,但据央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为保障“沉淀资金”安全,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今年9月1日是整改大限。
《办法》规定,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存放备付金。并且,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第三方支付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万亿元,央行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便于监管。”
据业内人士介绍,“沉淀资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预付卡类支付公司的资金,二是第三方担保型支付公司,三就是网关类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以支付宝为例,买家付款后,资金进入了支付宝的账户,只有确认付款后这笔钱才会打入卖家的账户。而这中间的几天时间,这些资金也就成为了‘沉淀资金’,也叫备付金。”
根据昨天的协议,支付宝除将选择工行作为备付金存款银行外,还将在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银行卡快捷支付等方面与工行开展合作。
记者昨日也咨询了多家已获牌的支付机构,他们均表示,目前还未确定备付金托管银行。“现在都是选择几家银行来托管的,对于银行来说,这笔‘沉淀资金’也是相当大的业务,统一到一家银行并不容易。”有第三方支付企业内部人士坦言,公司和几家银行都有比较好的合作,这个时候并不好说明具体是跟哪家托管,以免引起其他银行的反弹。
不过,记者发现,虽然《办法》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但对于这笔“沉淀资金”的收益和处置却依然界定模糊。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大家也都在等待央行出台进一步的细则,明确这部分资金的收益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