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网络联保”正在成为纾困中国小企业融资的一支特殊力量。昨日,阿里巴巴副总裁JohnW.Spelich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B2B的业务是一个纽带,它联结了4000万生产企业和采购企业,“如今,我们正在扮演另一个角色——让小企业找到成长资金”。

此前,美国《时代周刊》记者AustinRamzy撰文指出,阿里巴巴推出的“网络联保”业务已然成为中国小企业融资的“范本”。

一直以来,在各国政府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举措中,小企业并没有获得“融资便利”。作为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阿里巴巴通过电子商务化解小企业的“订单之困”的同时,也开始摸索“网络联保”的贷款模式。

JohnW.Spelich告诉记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银行更多地了解以往很少打交道的小企业家们。阿里巴巴要成为小企业会员和银行之间的‘婚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杜晓山分析指出,银行喜欢向大公司提供贷款,这很容易理解。银行把小型企业视为较差的贷款候选人,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命周期短、经常有不良财务记录、缺少重大资产或其他形式的抵押物。

为了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阿里巴巴推出了“网络联保”。2008年,这项服务在浙江省率先启动,逾600个商家通过阿里巴巴,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获得了总额超过1.46亿美元的贷款。

JohnW.Spelich表示,如果说B2B平台是让供应商和采购商找到彼此,化解小企业的“订单之困”;那么今天,阿里巴巴的“网络联保”就是让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找到彼此,化解小企业的“融资之困”。

记者了解到,今年这项计划扩展到了广东、山东和江苏,以及几个沿海城市,包括上海和深圳。此外,有7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将加入这项计划。阿里巴巴预计,将促成超过8.78亿美元的贷款,目前已有9000家公司已经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