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足球世界观

2014年 6月 13日 阅读量: 416

    域名城(domain.cn)6月13日消息, 6月12日是世界杯开幕式的“大日子”,巴西世界杯来了!身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足球爱好者。不论是面对媒体接受采访,还是在海外访问,习近平都毫不掩饰对足球运动的感情。世界杯来临之际,人民网微信小编为网友细细梳理习近平与足球的那些事儿。

    1.外交之术—融入全球运“球”帷幄

    习大大在国际舞台彰显其卓越的领袖魅力,他敏锐地发现足球外交是各国领袖热衷的“关系学”。


2013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会见巴西总统罗塞夫
 

    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巴系金砖国家彼此贸易额最高的,习大大答巴西记者问,有过“下一个章鱼在哪”的小幽默。

    2009年10月,在德国访问的习近平接受了拜耳公司赠送的一件球衣和一个2006年世界杯专用足球。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也赠送给习近平一件英格兰男子足球队球衣。

    习近平以智慧谦和的足球迷形象示人,在德国他穿上勒沃库森10号球衣,在英国他接受了卡梅伦英格兰队战袍;在荷兰他与范德萨亲密交谈,在美国他承认是小贝的粉丝;在法国他提起了国足新帅佩兰,在墨西哥他感谢了米卢,最拉风的还是在爱尔兰,穿着长风衣和皮鞋,踢球秀脚法很有范儿!


2012年2月,习近平在都柏林参观爱尔兰盖尔式运动协会总部时,曾上场展现自己的脚法。

    足球外交是“习外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4年新年贺词办公室书架上就摆放着踢球照片,此时足球已不仅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更传达了大国的胸襟和姿态!有人说,足球外交与乒乓外交有区别,乒乓外交相比来说更多的是要世界了解中国,化解隔膜误会;而足球外交是积极的走向世界,作为大国有热忱、有责任、有实力与各国平等交流。


2012年2月9日,习近平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观看了NBA比赛,篮球明星约翰逊、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等向习近平赠送了纪念球鞋和球衣。
 

    在纷繁复杂的外交活动中,习近平将自己的足球情结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将国际外交舞台比喻成一个球场,那么习近平便在这球场之上,沉稳从容,运“球”帷幄。

    2.为政之道—强调“整体”和“配合”

    1988年,习近平曾在《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中,谈到了足球赛给他的启示—

    “经济大合唱”就是要讲协调,讲配合。……这好比一场足球赛。当今世界高水平的足球赛,仅讲个人技术水平,单靠个人的脚下功夫,恐怕已经不合潮流了。破门主要靠队员们的有机配合,配合意识已经成为绿茵场上重要的战术意识。

    1990年5月,习大大告别宁德地区有一番临别赠言。他再次用足球赛作为比喻,告诫大家,一个地方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就来自班子成员的团结和集体作用。

    这里所说的团结,是指一种相互协调配合的和谐状态。一个班子工作好比一场球赛,最重要的是整体力量的有机配合,个人的技术只是居于次要的位置。如果盲目地突出个人技术,不顾整体协调配合,往往会使总体水平下降,影响整个球队的战斗力。2008年7月,习近平在秦皇岛看望正在训练中的中国女足,并勉励队员们“弘扬‘铿锵玫瑰’高度团结、刻苦训练的优良传统,在赛场上争取新的荣光,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光,为人生添彩”。”

    今年2月习近平在索契对在场的新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说:“你现在挂帅足协,我们拭目以待。”蔡振华回应,要争分夺秒,力争用10年让国足重成亚洲强队。

    3.人生梦想:也曾愤愤离场一直心系国足

2008年,习近平在秦皇岛考察奥运场馆时,曾亲自走上球场,几脚射门有板有眼。

    一生的爱好起源于少年的经历,习近平也不例外,他对足球的喜爱可以追溯到自己的中学时期。习近平曾就读于北京101中学,在这个足球氛围浓厚的学校,少年时代的习近平便顺理成章地喜爱上了足球。据新华网报道,那时习近平作为汇文足球队的队员和一些学生球员交过手。

    80年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日益繁忙,习近平逐渐告别了自己熟悉的球场,但他并没有放下自己对足球的这份热情。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习近平经常在周末回北京时让好友聂卫平找足球票,然后到工体欣赏比赛。1983年夏天,习近平与聂卫平在上海观看中国队和英甲亚军沃特福德的比赛,中国队后防线被打的七零八落,被沃特福德打进5球,二人愤愤离场。谈及那场比赛,聂卫平表示,习近平虽然“看得伤心”,“但他一直很关注中国足球”。”


 1995年,习近平与中国足坛元老史万春、年维泗等人合影。


    1995年,在全国足球元老精英赛期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就曾宴请足坛元老史万春、年维泗等人并与之合影。习近平的足球梦想,浓缩着中国梦的宏伟内涵。这一梦想,包含着个人的兴趣、激扬的青春、真挚的友谊、父辈的期望、面向未来的不懈努力……等等不同维度,却始终围绕和平发展,宣告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